在宁波,垃圾分类早已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融入日常的绿色生活方式。日前,CCTV-1央视综合频道播出的《城市风华录》宁波篇,以“全民共建共享”为主题,展现了宁波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和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的创新实践。节目中,全品类智能回收箱作为宁波垃圾分类的核心成果,成为镜头焦点,生动诠释了科技如何赋能环保,推动“全民分类、全民参与”从理念走向现实。
智能回收箱:垃圾分类3.0时代的“贴心管家”
宁波通过创新应用智能回收箱,打造了垃圾分类的“宁波模式”。全品类智能回收箱作为宁波数字化改革的里程碑,集成了AI识别、自动称重、满溢预警等先进功能,支持厨余垃圾、有害垃圾、其他垃圾、可回收物等全品类分类投放。居民通过扫码、输手机号或刷卡投放可回收物,即可获得“资源币”奖励,让垃圾分类从“要我分”变为“我要分”。目前,宁波已铺设1000多个点位,覆盖300多万居民。它在宁波的广泛部署,标志着垃圾分类进入3.0时代。未来,将致力于成为市民垃圾分类的“贴心管家”,为建设“无废城市”注入创新动能。
数字化管理实现全程可控
依托“城市大脑”数字化智能平台,宁波建立起从投递、收运到处理的全程数字化监管体系。当回收箱即将满溢时,系统会自动派单给最近的清运车辆;分拣中心通过AI技术实现精准分类;再生资源流向全程可追溯。这种“数治”模式大幅提升了城市固废管理效率。
全民参与成就环保新风尚
在社区,居民们正在有序使用智能回收箱投放生活垃圾;在高新区,新装修房子的居民,正在通过建筑装修垃圾清运小程序,处置家中的装修垃圾……这些生动画面展现了垃圾分类如何从政策要求转化为市民自觉。现在不分类反而觉得不习惯了。”居民的切身体验,生动体现了宁波“全民参与”的理念。
建筑垃圾变废为宝的绿色实践
节目特别关注了宁波在大件垃圾处理方面的创新突破。建筑装修垃圾经过专业分拣后,被制成再生砖和再生骨料,重新应用于城市建设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这些处理过程中减少的碳排放量经过专业核算,已转化为可交易的碳减排量,为绿色金融支持环保事业探索出新路径。
据悉,通过智能回收箱和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,全市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15万吨。这些减排量部分已进入碳交易市场,所得收益反哺环保设施建设,形成良性循环。当科技创新遇上全民参与,”无废城市”建设就能迸发出巨大活力。这座城市正在用智能化方案,书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。
2025年7月5日上午,株洲科技职业学院与山东魅力华洋教育科技集团举行隆重签约仪式,正式签约共建军护学院。此次合作旨在响应国家“职业教育+军事人才培养”战略部署,深入贯彻教育部《职业学校……
2025-07-05阅读全文 >>序言:长江潮涌处,AI星汉璨然 当全球人工智能竞赛进入“中国时间”,长三角正以33万亿经济体量为基座,以每秒3.2T的算力洪流为血脉,掀起一场重塑人类文明坐标的创业史诗!链接者人工智能产业……
2025-07-01阅读全文 >>2025年6月6日至8日,宁波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将迎来由卡萨帝总冠名的家居行业年度盛会——华夏家博会宁波站。作为中国家居展会领域的领军者,本届华夏家博会宁波站汇聚百家国内外一线品牌,涵盖家……
2025-05-29阅读全文 >>共筑智能未来,赋能数字经济新生态 2025年5月20日,由杭州市软件行业协会、大湾区人工智能数字产业联盟及杭州市电子商务协会联合主办的“2025(杭州)智能体100人研讨会暨2025长三角国际人工智……
2025-05-22阅读全文 >>“AI开启智能新世界” 院士、投资家与千名精英共探未来 2025年5月20日,以“AI开启智能新世界”为主题的“2025(杭州)智能体100人研讨会暨2025长三角国际人工智能创业大会启动会”发布会在中国(……
2025-05-22阅读全文 >>